環境管理體系之水質監測指標BOD和COD
在污水處理過程中,生化需氧量(BOD)和化學需氧量(COD)是兩個重要的水質監測指標,那么這兩個指標有什么區別和聯系呢?
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BOD):地面水體中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過程消耗水中的溶解氧的量,稱生化需氧量,通常記為BOD,常用單位為毫克/升。一般有機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其降解過程可分為兩個階段,階段是有機物轉化為二氧化碳、氨和水的過程,第二階段則是氨進一步在亞硝化細菌和硝化細菌的作用下,轉化為亞硝酸鹽和硝酸鹽,即所謂硝化過程。BOD一般指的是階段生化反應的耗氧量。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速度和程度同溫度、時間有關、zui適宜的溫度是15~30℃,從理論上講,為了完成有機物的生物氧化需要長的時間,但是對于實際應用,可以認為反應可以在20天內完成,稱為BOD20,根據實際經驗發現,經5 天培養后測得的BOD約占總BOD的70~80%,能夠代表水中有機物的耗氧量。為使BOD值有可比性,因而采用在20℃條件下,培養五天后測定溶解氧消耗量作為標準方法,稱五日生化需氧量,以BOD5 表示。BOD反映水體中可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機物總量,以每升水中消耗溶解氧的毫克數來表示。BOD小于1mg/L 表示水體清潔;大于3-4mg/l,表示受到有機物的污染。但BOD的測定時間長;對毒性大的廢水因微生物活動受到抑制,而難以準確測定。
化學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 水體中能被氧化的物質在規定條件下進行化學氧化過程中所消耗氧化劑的量,以每升水樣消耗氧的毫克數表示,通常記為COD。在COD測定過程中,有機物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水中各種有機物進行化學氧化反應的難易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化學需氧量只表示在規定條件下,水中可被氧化物質的需氧量的總和。當前測定化學需氧量常用的方法有KMnO4和K2CrO7法,前者用于測定較清潔的水樣,后者用于污染嚴重的水樣和工業廢水。
同一水樣用上述兩種方法測定的結果是不同的,因此在報告化學需氧量的測定結果時要注明測定方法。
COD與BOD比較,COD的測定不受水質條件限制,測定的時間短。但是COD不能區分可被生物氧化的和難以被生物氧化的有機物不能表示出微生物所能氧化的有機物量,而且化學氧化劑不僅不能氧化全部有機物,反而會把某些還原性的無機物也氧化了。所以采用BOD作為有機物污染程度的指標較為合適,在水質條件限制不能做BOD測定時,可用COD 代替。水質相對穩定條件下,COD 與BOD 之間有一定關系:一般重鉻酸鉀法COD>B OD5>高錳酸鉀法COD。
COD:化學需氧量,是以化學方法測量水樣中需要被氧化的還原性物質的量。水樣在一定條件下,以氧化1 升水樣中還原性物質所消耗的氧化劑的量為指標,折算成每升水樣全部被氧化后,需要的氧的毫克數,以mg/L 表示。它反映了水中受還原性物質污染的程度。該指標也作為有機物相對含量的綜合指標之一。
BOD:生化需氧量,是一種環境監測指標,主要用于監測水體中有機物的污染狀況。一般有機物都可以被微生物所分解,但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機化合物時需要消耗氧,如果水中的溶解氧不足以供給微生物的需要,水體就處于污染狀態。這才是有關環保的指標?。?!
COD值和BOD值
COD為化學耗氧量國標三級好象是 500PPM,BOD是生物耗氧量國標三級,好像是 300PPM。
在一定條件下,用強氧化劑處理水樣時所消耗的氧化劑的量,稱為化學耗氧量,簡寫為COD,表示單位為氧的毫克/升(O2,mg/l)。采用重鉻酸鉀(K2Cr2O7)作為氧化劑測定出的化學耗氧量表示為CODcr.化學耗氧量可以反映水體受還原性物質污染的程度。水中還原性物質包括有機物、亞硝酸鹽、亞鐵鹽、硫化物等。重鉻酸鉀能夠比較完全地氧化水中的有機物,如它對低碳直鏈化合物的氧化率為80~90%,因此CODcr能夠比較完全地表示水中有機物的含量。此外,CODcr 測定需時較短,不受水質限制,因此現已作為監測工業廢水污染的指標。CODcr 的缺點是,不能像BOD5 那樣表示出被微生物氧化的有機物的量而直接從衛生方面說明問題。
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的簡寫):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五日化學需氧量),表示水中有機物等需氧污染物質含量的一個綜合指示。說明水中有機物由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進行氧化分解,使之無機化或氣體化時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總數量。其單位ppm 或毫克/升表示。其值越高說明水中有機污染物質越多,污染也就越嚴重。
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簡寫):化學需氧量又稱化學耗氧量,是利用化學氧化劑(如高錳酸鉀)將水中可氧化物質(如有機物、亞硝酸鹽、亞鐵鹽、硫化物等)氧化分解,然后根據殘留的氧化劑的量計算出氧的消耗量。它和生化需氧量(BOD)一樣,是表示水質污染度的重要指標。COD的單位為ppm 或毫克/升,其值越小,說明水質污染程度越輕。
化學需氧量COD
所謂化學需氧量(COD),是在一定的條件下,采用一定的強氧化劑處理水樣時,所消耗的氧化劑量。它是表示水中還原性物質多少的一個指標。水中的還原性物質有各種有機物、亞硝酸鹽、硫化物、亞鐵鹽等。但主要的是有機物。因此,化學需氧量(COD)又往往作為衡量水中有機物質含量多少的指標。
化學需氧量越大,說明水體受有機物的污染越嚴重?;瘜W需氧量(COD)的測定,隨著測定水樣中還原性物質以及測定方法的不同,其測定值也有不同。目前應用zui普遍的是酸性高錳酸鉀氧化法與重鉻酸鉀氧化法。高錳酸鉀(KmnO4)法,氧化率較低,但比較簡便,在測定水樣中有機物含量的相對比較值時,可以采用。重鉻酸鉀(K2Cr2O7)法,氧化率高,再現性好,適用于測定水樣中有機物的總量。有機物對工業水系統的危害很大。含有大量的有機物的水在通過除鹽系統時會污染離子交換樹脂,特別容易污染陰離子交換樹脂,使樹脂交換能力降低。
有機物在經過預處理時(混凝、澄清和過濾),約可減少50%,但在除鹽系統中無法除去,故常通過補給水帶入鍋爐,使爐水pH值降低。有時有機物還可能帶入蒸汽系統和凝結水中,使pH 降低,造成系統腐蝕。在循環水系統中有機物含量高會促進微生物繁殖。因此,不管對除鹽、爐水或循環水系統,COD都是越低越好,但并沒有統一的限制指標。在循環冷卻水系統中COD(DmnO4 法)>5mg/L 時,水質已開始變差。
生化需氧量(BOD)
生化需氧量又稱生化耗氧量,英文(biochemical oxygendemand)縮寫BOD,懇表示水中無機物等需氧污染物質含量的一個綜合指標,它說明水中無機物出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進行氧化分解,使之無機化或氣體化時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總數量,其單位以ppm 或毫克/升表示。其值越高,說明水中無機污染物質越多,污染也就越嚴重。加以懸浮或溶解狀態存在于生活污水和制糖、食品、造紙、纖維等工業廢水中的碳氫化合物、蛋白質、油脂、木質素等均為無機污染物,可經好氣菌的生物化學作用而分解,由于在分解過程中消耗氧氣,故亦稱需氧污染物質。若這類污染物質排入水體過多,將造成水中溶解氧缺乏,同時,無機物又經過水中厭氧菌的分解引起腐敗現象,產生甲烷、硫化氫、硫醇和氨等惡臭氣體,使水體變質發臭。
污水中各種無機物得到完會氧化分解的時間,總共約需一百天,為了縮短檢測時間,一般生化需氧量以被檢驗的水樣在20℃下,五天內的耗氧量為代表,稱其為五日生化需氧量,簡稱BOD5,對生活污水來說,它約等于完全氧化分解耗氧量的70%。
一般喧鬧河流的BOD5不超過2 毫克/升,若高于10 毫克/升,就會散發出惡臭味。工業、農業、水產用水等要求生化需氧量應小于5 毫克/升,而生活飲用水應小于1 毫克/升。
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BOD):地面水體中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過程消耗水中的溶解氧的量,稱生化需氧量,通常記為BOD,常用單位為毫克/升。一般有機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其降解過程可分為兩個階段,階段是有機物轉化為二氧化碳、氨和水的過程,第二階段則是氨進一步在亞硝化細菌和硝化細菌的作用下,轉化為亞硝酸鹽和硝酸鹽,即所謂硝化過程。BOD一般指的是階段生化反應的耗氧量。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速度和程度同溫度、時間有關、zui適宜的溫度是15~30℃,從理論上講,為了完成有機物的生物氧化需要長的時間,但是對于實際應用,可以認為反應可以在20天內完成,稱為BOD20,根據實際經驗發現,經5 天培養后測得的BOD約占總BOD的70~80%,能夠代表水中有機物的耗氧量。為使BOD值有可比性,因而采用在20℃條件下,培養五天后測定溶解氧消耗量作為標準方法,稱五日生化需氧量,以BOD5 表示。BOD反映水體中可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機物總量,以每升水中消耗溶解氧的毫克數來表示。BOD小于1mg/L 表示水體清潔;大于3-4mg/l,表示受到有機物的污染。但BOD的測定時間長;對毒性大的廢水因微生物活動受到抑制,而難以準確測定。
化學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 水體中能被氧化的物質在規定條件下進行化學氧化過程中所消耗氧化劑的量,以每升水樣消耗氧的毫克數表示,通常記為COD。在COD測定過程中,有機物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水中各種有機物進行化學氧化反應的難易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化學需氧量只表示在規定條件下,水中可被氧化物質的需氧量的總和。當前測定化學需氧量常用的方法有KMnO4和K2CrO7法,前者用于測定較清潔的水樣,后者用于污染嚴重的水樣和工業廢水。
同一水樣用上述兩種方法測定的結果是不同的,因此在報告化學需氧量的測定結果時要注明測定方法。
COD與BOD比較,COD的測定不受水質條件限制,測定的時間短。但是COD不能區分可被生物氧化的和難以被生物氧化的有機物不能表示出微生物所能氧化的有機物量,而且化學氧化劑不僅不能氧化全部有機物,反而會把某些還原性的無機物也氧化了。所以采用BOD作為有機物污染程度的指標較為合適,在水質條件限制不能做BOD測定時,可用COD 代替。水質相對穩定條件下,COD 與BOD 之間有一定關系:一般重鉻酸鉀法COD>B OD5>高錳酸鉀法COD。
COD:化學需氧量,是以化學方法測量水樣中需要被氧化的還原性物質的量。水樣在一定條件下,以氧化1 升水樣中還原性物質所消耗的氧化劑的量為指標,折算成每升水樣全部被氧化后,需要的氧的毫克數,以mg/L 表示。它反映了水中受還原性物質污染的程度。該指標也作為有機物相對含量的綜合指標之一。
BOD:生化需氧量,是一種環境監測指標,主要用于監測水體中有機物的污染狀況。一般有機物都可以被微生物所分解,但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機化合物時需要消耗氧,如果水中的溶解氧不足以供給微生物的需要,水體就處于污染狀態。這才是有關環保的指標?。?!
COD值和BOD值
COD為化學耗氧量國標三級好象是 500PPM,BOD是生物耗氧量國標三級,好像是 300PPM。
在一定條件下,用強氧化劑處理水樣時所消耗的氧化劑的量,稱為化學耗氧量,簡寫為COD,表示單位為氧的毫克/升(O2,mg/l)。采用重鉻酸鉀(K2Cr2O7)作為氧化劑測定出的化學耗氧量表示為CODcr.化學耗氧量可以反映水體受還原性物質污染的程度。水中還原性物質包括有機物、亞硝酸鹽、亞鐵鹽、硫化物等。重鉻酸鉀能夠比較完全地氧化水中的有機物,如它對低碳直鏈化合物的氧化率為80~90%,因此CODcr能夠比較完全地表示水中有機物的含量。此外,CODcr 測定需時較短,不受水質限制,因此現已作為監測工業廢水污染的指標。CODcr 的缺點是,不能像BOD5 那樣表示出被微生物氧化的有機物的量而直接從衛生方面說明問題。
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的簡寫):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五日化學需氧量),表示水中有機物等需氧污染物質含量的一個綜合指示。說明水中有機物由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進行氧化分解,使之無機化或氣體化時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總數量。其單位ppm 或毫克/升表示。其值越高說明水中有機污染物質越多,污染也就越嚴重。
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簡寫):化學需氧量又稱化學耗氧量,是利用化學氧化劑(如高錳酸鉀)將水中可氧化物質(如有機物、亞硝酸鹽、亞鐵鹽、硫化物等)氧化分解,然后根據殘留的氧化劑的量計算出氧的消耗量。它和生化需氧量(BOD)一樣,是表示水質污染度的重要指標。COD的單位為ppm 或毫克/升,其值越小,說明水質污染程度越輕。
化學需氧量COD
所謂化學需氧量(COD),是在一定的條件下,采用一定的強氧化劑處理水樣時,所消耗的氧化劑量。它是表示水中還原性物質多少的一個指標。水中的還原性物質有各種有機物、亞硝酸鹽、硫化物、亞鐵鹽等。但主要的是有機物。因此,化學需氧量(COD)又往往作為衡量水中有機物質含量多少的指標。
化學需氧量越大,說明水體受有機物的污染越嚴重?;瘜W需氧量(COD)的測定,隨著測定水樣中還原性物質以及測定方法的不同,其測定值也有不同。目前應用zui普遍的是酸性高錳酸鉀氧化法與重鉻酸鉀氧化法。高錳酸鉀(KmnO4)法,氧化率較低,但比較簡便,在測定水樣中有機物含量的相對比較值時,可以采用。重鉻酸鉀(K2Cr2O7)法,氧化率高,再現性好,適用于測定水樣中有機物的總量。有機物對工業水系統的危害很大。含有大量的有機物的水在通過除鹽系統時會污染離子交換樹脂,特別容易污染陰離子交換樹脂,使樹脂交換能力降低。
有機物在經過預處理時(混凝、澄清和過濾),約可減少50%,但在除鹽系統中無法除去,故常通過補給水帶入鍋爐,使爐水pH值降低。有時有機物還可能帶入蒸汽系統和凝結水中,使pH 降低,造成系統腐蝕。在循環水系統中有機物含量高會促進微生物繁殖。因此,不管對除鹽、爐水或循環水系統,COD都是越低越好,但并沒有統一的限制指標。在循環冷卻水系統中COD(DmnO4 法)>5mg/L 時,水質已開始變差。
生化需氧量(BOD)
生化需氧量又稱生化耗氧量,英文(biochemical oxygendemand)縮寫BOD,懇表示水中無機物等需氧污染物質含量的一個綜合指標,它說明水中無機物出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進行氧化分解,使之無機化或氣體化時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總數量,其單位以ppm 或毫克/升表示。其值越高,說明水中無機污染物質越多,污染也就越嚴重。加以懸浮或溶解狀態存在于生活污水和制糖、食品、造紙、纖維等工業廢水中的碳氫化合物、蛋白質、油脂、木質素等均為無機污染物,可經好氣菌的生物化學作用而分解,由于在分解過程中消耗氧氣,故亦稱需氧污染物質。若這類污染物質排入水體過多,將造成水中溶解氧缺乏,同時,無機物又經過水中厭氧菌的分解引起腐敗現象,產生甲烷、硫化氫、硫醇和氨等惡臭氣體,使水體變質發臭。
污水中各種無機物得到完會氧化分解的時間,總共約需一百天,為了縮短檢測時間,一般生化需氧量以被檢驗的水樣在20℃下,五天內的耗氧量為代表,稱其為五日生化需氧量,簡稱BOD5,對生活污水來說,它約等于完全氧化分解耗氧量的70%。
一般喧鬧河流的BOD5不超過2 毫克/升,若高于10 毫克/升,就會散發出惡臭味。工業、農業、水產用水等要求生化需氧量應小于5 毫克/升,而生活飲用水應小于1 毫克/升。
我國污水綜合排放標準規定,在工廠排出口,廢水的BOD二級標準的zui高容許濃度為60毫克/升,地面水的BOD不得超過4 毫克/升。
(本文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